高考结束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周了,这马上就可以查询成绩了,紧张吗各位小宝贝儿?
但是壹壹知道这其中肯定有那么一小撮儿人,已经完全不care高考成绩了,因为他们已经决定要出国学艺术类专业了,现在大概正在为申请学校而烦恼吧。
壹壹还知道,也有那么一撮儿人,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国,因为出国留学可能会开心、兴奋,但是更多的是迷茫,因为要脱离家人,飞向自由的怀抱,相应的自己要承担更多责任,会害怕,会无助,所以他们在观望、犹豫到底要不要出国学艺术。
所以呢,今天的壹壹就总结了一些艺术留学前辈们给出的建议或忠告,如果你看了觉得自己都没问题,那就放心地去申请自己喜欢的院校,安心准备作品集吧,相信这是一个可以改变你一生的决定。
关于学习
永远都不要忘了出国的目的是学习。
可能很多人出国留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自己终于自由了,没事儿就和朋友到处旅游、购物,再顺便帮国内的亲朋好友代个购啊啥的,挣点外快。
要么就是想着为家里省钱,然后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打工,学习的时间可能也就剩下上课的时间了。
朋友们,每天花着国内同龄人好几倍学费的你,不是为了给家里省钱,也不是为了旅游来的。你要时刻记得,你出国是来上学的,是来学知识的。所以你要比在国内的时候更加的有计划、有目的,你要把精力都放在自己的学业上,要写作业,要准备考试。
当然这里说的重视学业并不是说单纯的重视成绩,而是学好你的专业知识,拓展你的专业能力,然后开始思考你的职业规划。
而且没有特殊情况,千万不要翘课,因为真的会上瘾!!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然后就是无穷无尽的懒惰,让翘课变成一种习惯。你去教室哪怕就是玩会儿手机,你都会听到、学到一点东西,但如果不去,你就什么都没有。
没事的时候多去图书馆,因为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和网上文献的资源都非常强大,这些是很值得充分利用的资源,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这将让你留学归国后感到受益良多。
多和优秀的人交流、比较
同龄人是最好的比较和学习对象。如果认识与你相同专业,并在国内或其他国家顶尖高校读书的朋友,要多关注他们的动态。他们将来都可能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要尽可能与他们看齐。
千万不要满足于在自己学校内取得的成就,也不要过分研究企业巨鳄的成功经历或致富理念,与你年龄差越大的人,他的成功经验对你越是没用。
在你所学的专业里,有的人可能因为接触过相关知识和训练而完虐你。但这并不代表几年后你依然会被完虐。因此,不要总对自己说“他以前学过,所以比我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牢记!
我们要向这样的人学习,并尝试竞争。“比学赶帮超”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不要因为对方的起跑线在你前面,就干脆连“比”都不愿意“比”。
要不断的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千万!!!千万!!!不要认为托福、雅思、GRE过了,英语就够用了,出国之后你会发现英语是一项需要终身学习的技能。
刚开始到国外,对于全英文的听课与写作可能需要一个适应期,但是相信自己,多尝试和本地人做课上交流,认真在课上说出自己对于任何课题的疑惑与想法。
寻找各种机会去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因为等你找工作的时候会发现,口语好简直是多了一双翅膀,不论是哪个行业,都会有更多的机会向你招手。
请记住,语言环境是自己创造的,机会也是自己创造的,交流方式也是自己选择的!!!
多和歪果仁聊天、交流,你要意识到你正身处最适合学习语言的地方,灵活利用身边的环境。感受异国文化,包括了解当地习俗和交友,都能够丰富你的留学经历。
关于社交
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
首先,在美英等主流西方国家的人际关系里,大部分人的社交模型是很正派的浅交和很困难的深交。什么意思呢?
就是大家表面工作和漂亮话都做得很好。在你面前肯定尊重你,时不时地称赞你,没事开开玩笑,一起吃喝玩乐,这都没问题。
凡事也绝对保持政治正确,肯定不会在你面前发布一些不当的种族言论。偶尔还会邀请你吃吃火锅喝喝奶茶啥的,一切看上去都挺美。
所以,我们很容易会自行美化对他们的认知,忽视缺点放大优点, 把他们描绘成有教养、尊重他人、习惯良好,真诚善良等等。
但是,请千万不要忘记杀害章莹颖的克里斯滕森是一个主动让她搭车的“好心人”,实际上却是一个有暴力倾向、崇拜杀人狂魔的;杀害李舒意的那个男友是个性格暴躁,嗜枪如命,毫无技能的高中毕业退伍军人。
坏人不分肤色,垃圾不分种族,人群中的控制狂、暴力狂、偏激者们要比你想象的要难分辨得多。
仅仅是表面上的nice to you不代表他们就可以得到你无条件的信任。他们私底下有什么立场或倾向, 有什么不良嗜好,甚至归属于什么组织信什么教,你很可能一无所知。
所以,内心保持自己的底线很重要,和陌生人交往的界限在哪里,适当保持距离并没有什么不好,“有礼但是节制的寒暄”可能是对于不那么熟悉的人,最恰当的一种关系描述。
不要为了融入一个圈子,否定之前的自己。
有的人换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很不适应,所以很急的想用周围的国人,把自己包围起来,这样的话他们会有足够的安全感,但其实没有熟人围绕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困扰,而是一种自由,所以趁着你有这种自由,好好享受它。
还有另外一种人,也很极端,干什么都躲着中国人,恨不得把自己身上的这层皮都扒下去,好像不这样一下就觉得自己融入不到歪果仁的圈层一样。
但其实根本没有这个必要,每个人身上都会带着自己国家的痕迹,你看那些欧洲非洲到美国的一代移民和留学生,他们英语也是乱七八糟瞎说,口音南腔北调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在自尊上矮化自己的民族。
适应环境这件事,只要你不逃避生活,时间会料理一切,用不着削尖脑袋往人家圈子里扎,扎进去了也不一定快乐。
做好自己,不要轻易评判别人。
其实国外留学生的圈子很小,不管你今天说了别人什么话,可能第二天就传到了对方的耳朵里,所以不要去轻易评判他人,别人的私生活、性生活、和谁在一起、劈了谁的腿,都不关你事,因为你并不完全了解他们之间的事,所以你也无权干涉、插嘴别人的生活。这一条对所有人适用。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平等看待每一个人,你来到了更大的世界,希望你看见更大的世界,但愿你内心装下,更大的世界。
关于生活
学会做饭,照顾好自己。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学会自己做饭,因为国外没有外卖、快递、淘宝,天天吃西餐也满足不了你的中国胃,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自己做饭是最经济、最舒适的选择。
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会洗衣服、收拾屋子,还可以自己搬家,相对于脑力劳动来说,这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太简单了,一开始做不好没关系,慢慢学,早晚都会熟能生巧的,或许还能研究出属于自己的生活小窍门。
不要只是在缺钱的时候找爸妈,一个人在国外,开始学着买菜烧饭,打理生活的琐碎和点滴,就更能理解父母的辛苦。所以一定一定要定期联系爸妈,告诉他们你的生活,交流一些问题,甚至请教家传菜谱,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在让爸妈放心的同时,你也会感到来自家庭的支撑。
理解孤独,适应孤独。
刚刚换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身边没有家人、朋友,背井离乡的那种孤独感会时不时的占据你的内心,这个时候,交朋友对于初来乍到的你是最好的治愈方法,而且在一开始大家都是一样的孤独,所以更容易交到朋友。
然后多交正能量的朋友,这个是会传染的。那种爱抱怨,爱唧唧歪歪,整体很丧的人也会把你的心情搞的很差,所以在交朋友的时候要慎重一些,因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很多方面。
即使暂时交不到朋友也没关系,我们要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身边的环境、人物都会产生变化,每个人对我们来说都是匆匆的过客,唯有自己内心强大,享受孤独,才能帮助你真的理解到世间冷暖。
自律、自爱,不该碰的别碰。
国外相对国内更开放一些,比如各种大小赌场门庭若市,随便走几步就是一个满是老虎机的小赌场。
赌,最怕的不是输,而是赢。一旦你赢过之后,就会享受那种不劳而获的刺激感,很容易上瘾,而且上瘾以后,精神上自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
还有毒品,虽然那些致命的毒品你可能接触不到,,但叶子啊气球啊到处都有人在卖,这些东西能不碰就不碰吧,千万不要因为猎奇而去尝试,虽然不会死人,但是会让你变得不正常,请敬而远之。
当自己拥有无限的自由之后,相应的就需要提高自己的自控立、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好好的活下去,所以不管怎样,请保护好自己、爱护好自己!
留学只是起点,不是目的。
留学不是目的,而只是开始,是人生跃迁的第一步,这一步即使让你踏上跳板了,也不代表你最后就能一跃而起。
每个人出国的目的都不大一样,除了学知识拿文凭这种常规目的之外,有的人可能只为了镀金,有的人为了积累人脉资源,有的人可能为了提高语言能力,还有的人为了移民之类的......
但,不管别人为了什么,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留学目的是什么,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朝着那个方向努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生活才不会迷茫、无助。
最后的最后,出国能改变人的眼界,让你换个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心怀也会更广阔,只要你不忘初心,相信这段生活经历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