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知乎,看到一个话题:怎样委婉地劝说我妈别给我织毛衣了?
嘿,这提问的是谁啊?直接怼我心坎里了!
虽然我本人对毛衣的感情比较复杂,市面上针织服装四处开花的情景却丝毫不假,而且细究起来,有不少时尚大牌正是靠针织发的家。
第一个例子当推意大利奢侈品牌——Missoni(米索尼),自打上个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凭借对针织时装的卓越贡献,它直接推动了二战之后意大利服装及时尚产业的复兴发展。
至于Missoni身上最醒目的标签,肯定是Z字形和条纹图案,还有如火焰般跳跃的色彩。
2014春季发布会
出于对耐用性的推崇,Missoni的设计师向来不屑于使用那些火爆一时的元素,而是通过不同色度、图形或材质的置换重组,来实现新品的不断推出。此外得益于顶尖的机器设备与推陈出新的技术,针织在Missoni这里,不必受传统上经或纬纱等工序的约束,已然演变成通往纯粹服装艺术的门路。
2016春夏款
还有一处比较特别的地方——Missoni时至今日依旧坚持家族式经营,大概由于它在起步阶段就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夫妻店。Ottavio Missoni先生曾经是一名超厉害的短跑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时候邂逅了自己未来的妻子Rosita。
其后两人开了一间针织品小店,丈夫开发图样,妻子设计服装,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一步一步开拓出Missoni的广阔边疆。
接下来,大圣要介绍一个在针织领域里把商业化做到最成功的模板——Sonia Rykiel(索尼亚·里基尔),是女性设计师Sonia Rykiel的同名品牌。在发源地法国,这个女人还有另一个名字,“针织皇后”。
1962年,怀孕的Sonia发现买不到一件合身的针织衣服穿,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制作,然后就再也没有停下来。
80年代作品
她一手创造出内里外扩的缝合法,以及无锁边无拼接的针织工艺,主打贴合身线的长版衣衫,从而让女性的自然体态从繁冗裙装中解锁而来。
其实,Sonia本人远比她的设计有趣。工作之外,她出书演戏评判美食,早在80年代就被评为全球最优雅的十位女性之一,可谓名媛中的教材。联想起30年后和她人生轨迹甚至创业初衷都不谋而合的王薇薇,可见独立从容的女人才是这世上恒久的经典。
这句话对于另一位女性设计师Sandra Backlund来说,同样适用。来自瑞典的她,将自己的名字稍稍改动,便有了享誉业界的针织品牌Sandra Backland。与Sonia Rykiel高度市场化导向不同,Sandra坚持保留自己的设计步调,于是就成了行业内最怪诞的代表。
而与之对应的两个女人,性格经历无不大相径庭。瑞典女人Sandra毕业之后,把自己锁在工作室里研究针织技法,心无旁骛不眠不休,有人来问候,她只是说,这样很孤独,但没有别的路可走。就这样度过了几乎是与世隔绝的若干年头,Sandra的作品被外界偶然发现,随后一鸣惊人。
令人们感到震撼的,是Sandra给针织服装赋予了真正意义上的造型感。在一般情况下,设计师要做的无非是顺应针织材质本身的特点,将衣物打造得尽可能轻柔。Sandra偏偏不这么看,她尝试钩编、梭织、粗棒针、扭花等等工艺手段,只为让针织也能拥有干练硬朗的气质和外观。
看她的东西,你总会被那种原始的粗砺所感染,可能是因为没有人比Sandra更懂,要经过多久的沉默,才能发出夺人心魄的呐喊。
上述以外,还有许许多多针织品牌活跃在时尚界前端,比如兼备廓形和弹性的Mark Fast,还有男士针织衫专业户Sibling,口碑质感皆为上乘,看去无不赏心悦目。
Mark Fast秀场
Sibling鲜肉党
以上就是时尚大牌的针织风尚啦。有感于最近雾霾寒潮的双重夹击,此时此刻的我,只想戴上口罩,再穿起秋裤和毛衣!
声明:本文由壹壹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获得授权。君子爱文,取之有道,望各位恪守职业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