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脑海中,能冠以“野兽”这个名号的事物,要么是头大脖子粗的伙夫,要么是声嘶力竭的乐队重金属。没想到当它的背景置换成了艺术,展现出来的并不是狂躁暴虐凶狠,而是走向了另一个维度。
所谓的野兽派,指的是20世纪初活跃在法国的一个绘画门类,蹦跶了三、四年就难以为继,在艺术发展史上实在没成气候。
不过意义终究还是有一点的,毕竟野兽派兴起的时段正好是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前后不搭的空窗期,它的价值也就等同于在两个大明星的登场间隙,表演了一小段脱口秀。
野兽派的绘画特点很容易掌握,关键之处只在一点——色彩。这个帮派里的人估计都有画材商的赞助,用起颜料来就像不花钱似的拼命怼。
他们没空考虑自然界中原物的光泽,却喜欢拿浓烈鲜艳的单色到处涂抹,与之对应的笔法放任直率,造型更是简练粗犷,这应该就是他们身上和野兽最相似的地方。不过老实说,大圣我非常欣赏这种鲜衣怒马的风格,画家们要是还活着,真想带他们去东北看场大秧歌。
跟波普艺术精神病辈出的盛况相比,野兽派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说白了里面只有一个人在撑场子,剩下的不过卖卖吆喝。这人名叫亨利·马蒂斯,与毕加索并称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
此人生平需和毕加索的故事配合来说,因为很难找到像他俩这样几乎没有共同点的人设。
马蒂斯是那种一辈子没吃过苦的boy,家境不错,人也很乖。老老实实按照长辈的期望学法律进机关,然后21岁那年得了点小病去住院,他妈怕他无聊,买了颜料、画笔什么的送过去。马蒂斯好像被雷劈了一样突然开窍,认定绘画就是一生所爱,为此不惜和自己老爹撕逼。(看到这里大圣忍不住呵呵,难道马大师上学的时候学校没有美术课?)
不过很多时候,天赋这种东西还真不能不服。从基本功一点没有到考入美术学院,马蒂斯只用了两年。而后拜在象征主义名家莫罗门下,正式升任专业画家——其开挂程度,直逼我国北宋年间二十几才开始读书的苏轼他爹啊!
《舞蹈》是他最出名的一幅画
说到另一边,情况就大相径庭。毕加索一辈子古怪孤僻,小时候可能还带点抑郁症和社恐症之类的,看上去就像一个智障儿童。但他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早就开始刻苦练习绘画。跟马蒂斯只有爹反对不同的是,小毕只有爹支持。接下来的小毕没有让他爹失望,13岁正式入行,14岁凭一幅肖像画技惊四座,开启了日后风光无限的航程。
肖像画里是他的姑妈佩帕
视角切换,走上事业正道的马蒂斯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早早成家。在艺术方面,初期他以临摹印象派作品为主,而后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美学观念,即“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并以此为宗旨,摸索着创立了野兽派。
《红色的和谐》,只见岁月安稳
虽然看上去实在人格分裂得可以,但如果对野兽画派抽丝剥茧,我们不难发现其实释放外在束缚、让绘画返璞归真才是他所追求的境界,而这恰恰昭示了马蒂斯本人的价值观。
《马蒂斯夫人,有绿条的肖像》,不知道他老婆看了能不能笑得出来
为了践行自己的理论,马蒂斯在此期间创作了一批风格鲜明的画作。相比于印象派莫奈那一辈没人买画、天天恐惧要饿死的惨烈,马蒂斯这一代的生存环境显然优越很多,他的一生从没担心过销量问题。
《蓝色桌布前的景物》
遗憾的是,由于本身的革新性局限在色彩这种外在形式方面,衍生能力非常有限,野兽派的道路越走越窄,没过几年便无可避免地衰落下来。但马蒂斯的艺术生涯并没有随之终结,他转而在东方艺术尤其是日本浮世绘中汲取灵感,风格走向扁平化及装饰性,也算别开生面。不仅如此,他广泛地接触了很多艺术门类,什么雕塑版画壁画插画统统玩得很炫,堪称艺术家之中的跨界标杆。
后期笔法渐趋庄重柔和
雕塑作品
其实另一端的毕加索也是个跨界能手,只不过他的活动范围在绘画的多种流派之间,立体、抽象、表现、现实这些主义基本上都能连线到他不同的人生阶段。而跟马蒂斯推崇平静艺术感恰恰相反,毕加索在创作中倾注了异乎强烈的个人情绪,他自己都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
反法西斯巨作《格尔尼卡》
时光飞快,一转眼两位大师都已垂垂暮年。马蒂斯生活优渥家庭美满,毕加索为自己复杂的情感焦头烂额,也因此对儿孙表现得无比淡漠。
生命的最后时刻,马蒂斯的风湿病严重到让他拿不动画笔,却依旧勤勉不辍,强撑着剪裁纸张做拼贴画。
82岁高龄,他设计出一座小小的礼拜堂,祭坛、壁画、玻璃窗全都亲力亲为,明丽绚烂的色彩还颇有当年野兽派的规格。落成之后,马蒂斯对着这个宽仅5米的地方说,“小礼拜堂是我毕生作品的最高成就”。
在BBC拍摄的马蒂斯纪录片里,主持人被震撼到无语凝噎
而毕加索则深居简出抗拒外界关注,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时的性格。1954年,马蒂斯与世长辞,19年后,毕加索溘然长逝。
所谓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人生。安分守己的马蒂斯自从被绘画圈粉,就毫无保留地穷尽毕生去追寻;离经叛道的毕加索背负着与生俱来的精神阴影,却毫不动摇地用画笔记录时代苍生。他们的轨迹截然不同,却各自登上了艺术领域的巅峰。
当年见面时,马蒂斯功成名就,毕加索默默无闻,二人的对话不咸不淡,毕加索甚至因为感觉被冷落而提前离座,此后就再无交集了。但离奇的是,当听闻马蒂斯去世的消息后,毕加索说,“从此,我要为我们两个人工作了”。
如果非要解释,毕加索绘画深受马蒂斯影响无疑是有目共睹的,而没人猜透的一点也许是,在他心中早已奉马蒂斯作了自己的精神导师。
看来命运
总是让值得的人
在某个时空
重逢